公司资讯
春天的故事——第二届“荷电膜与技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1月15-17日,第二届“荷电膜与技术”研讨会在中国科技大学东区隆重举行。作为两年一次的行业盛会,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山东海化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科大、华东师范、四川大学、山东天维、东莞市山力等等30余家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的70余名代表参会,望趋势、品得失、寄新语、同发展,以膜论“道”。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科技大学功能膜研究室主办,内容涉及荷电膜的方方面面,包括荷电膜行业的研究方向与趋势探讨、膜过程发展与应用、膜材料制备与研究、工业化生产研究等。二十多位荷电膜行业专家、教授、博士为参会代表们奉上知识的饕餮盛宴。
中科大徐铜文教授首先致辞。介绍完化学材料学院和功能膜研究室的基本情况后,徐老师指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科研的发展,个人的努力不可缺,集体的共赢是关键,此次会议期待能够加强实验室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加强校友和实验室之间的联系,交流感情、深化合作、学科交叉、共同进步。
随后山东海化院刘兆明副院长作了《离子交换膜工业应用及市场需求》的报告。刘副院长从历史出发,详述了工业需求是怎样催生出离子交换膜产业的。赋诗一首《春天的故事》以表达他和徐老师之间因为离子膜而产生的“羁绊”之情。这首诗赢得了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和徐老师的共鸣。随后刘副院长根据丰富的行业经验,总结了离子膜的市场需求以及广阔前景,指出需要从膜原料、膜材料、膜元件、膜组件、膜系统等五个方面引导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此次会议的特色之一是学科交叉,邀请了多位杰出的科大校友来分享他们的成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相互交换,就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思想”。
学科交叉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张杨博士作了《离子交换膜过程与生物过程的耦合》的报告,讲述了他将离子交换膜和生物过程耦合,从而实现生物过程中的产品分离、底物导入、质量变换、信息传导等过程。并用两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来阐述“要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要敢想,更要敢做”的道理,发人深省。
四川大学青年千人李乙文教授作了《人造黑色素功能材料》的报告。讲述了他是怎样通过化学方法仿生合成黑色素的。从鸟类鱼类到电子墨水,从化学方法到新的系统,从简单的模拟仿生到合成出超越自然的黑色素粒子,李教授指出做科研不仅要有缜密的思维,更要在初始阶段学习正确的科研方法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力师弟师妹们努力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王辉副教授作了《Rational design of polymers for efficient gene delivery》的报告。讲述了他是怎样利用树枝状聚合物(dendrimer)来完成生物体内的基因运输过程的。通过自装配纳米簇和氟烷基化等实现药物和基因转运的共运输。
美国阿克伦大学冯雪岩博士作了《Nano-scaled Frank Kasper superlattices and related phase transitions in precisely synthesized “cone-shaded” giant molecules constructed by functionalized nanoparticles》的报告。讲述了他是怎样通过研究金属分子和超分子之间的影响,来为材料开发提供“侦察地图”的。
电渗析
山东省“泰山学者”,山东海化院副总工程师傅荣强博士师作了《电渗析的工业应用》的报告。从电渗析的过程、工艺、工业应用、新型应用进展等方面来完整详尽的介绍电渗析过程。从每个方面的概念、分类、模式、横纵向比较等角度入手,用详实的实验数据和工程案例,以工业数据及工程图片等形式,充分的帮助与会代表们理解加深电渗析的林林总总。并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分析了国外电渗析相关的专利技术,期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启发。
东莞市山力副总经理汪耀明博士作了《离子膜分离在有机生物产品清洁生产过程研究》的报告。从有机酸清洁生产、水溶性有机酸清洁生产、精细化工产品清洁生产、有机碱清洁生产、生物糖脱酸、电还原过程等方面来介绍了离子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并细致解释了此过程中膜分离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如膜污染以及没解决分离问题等。
安徽中烟工业集团的葛少林博士作了《电渗析在再造烟叶品质调控中的应用》的报告。详述了如何通过电渗析技术调节烟草萃取液中的糖碱比、钾氯比等性质来改善再造烟叶的感官、燃烧等性能,并期望可以随着定制化电渗析技术等拓展电渗析技术在烟草行业的发展。
同时,东莞市工业大学张旭博士作了《电渗析在无氯钾肥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制备领域的应用研究》的报告,将电渗析和选择性电渗析(SED)应用于无氯钾肥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制备中;安徽建筑大学陈霞讲师作了《基于盐差能的反向电渗析(RED)技术及其产氢应用》的报告,介绍了反向电渗析RED,以及和电解耦合后的REED及其应用;中科大蒋晨啸博士作了《一种新型的电萃取工艺研究及其应用探索》的报告,介绍了将电渗析法和电萃取技术应用于金属废水的分离中。东莞市山力颜海洋工程师作了《膜技术在氨氮高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的报告,介绍了用双极膜电渗析脱除氨氮高盐废水的工作。
膜材料合成
中国科技大学吴亮教授作了《离子交换膜材料开发与产业化》的报告。从离子构效关系领域深入的思考离子交换膜电导率和耐溶胀稳定性的trade-off效应,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法:一是增加膜结构致密度,二是改善离子通道传导环境角度。并据此研发出“离子穿梭型”(shuttling)、“离子滑动型”(sliding)、“滑动+穿梭型”离子膜,从微观和结构分析角度来合成开发出工业需要的离子交换膜产品。
南阳师范学院张正辉副教授作了《New acylation and alkylation reactions for the synthesis of advanced AEMs》的报告。用新的氯甲基苯甲酰化和聚烃烷基化反应来制备新的高性能阴离子交换膜,从而取代传统的氯甲基化制备过程,解决了传统方法毒性试剂、易交联等缺点,新的方法操作简单,产品性能优异。
安徽大学苗继斌博士作了《Design of CEMs for diffusion dialysis》的报告,介绍了用多种技术制备的杂化膜并应用于扩散渗析过程;中科大葛晓琳博士作了《“离子穿梭型”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的报告,介绍了制备高稳定性的“离子穿梭型”系列阴离子交换膜的工作;中科大贺玉彬博士生作了《阴离子交换膜:离子传导性与化学稳定性》的报告,介绍了从高分子结构设计方面来设计并制备阴离子交换膜的工作;中科大侯剑秋博士生作了《阴离子燃料电池聚苯醚膜性能调控》的报告,介绍了利用witting反应制备阴离子燃料电池膜的工作。
功能材料
浙江工业大学潘杰峰博士作了《基于静电沉积技术的新型一二价选择性阴离子膜的研制》的报告,介绍了具有单价选择性的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中科大葛亮博士作了《多孔膜结构调控及其离子分离性能研究》的报告,将纳滤结构的膜应用于电渗析过程,制备出电纳滤膜并实现较高的氢离子渗析系数贺选择性;中科大伍斌和余东波博士分别带来了《MOF基复合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和《Design of synthesis of MOF-based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for energy storage》的报告,以不同的方式和应用来制备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中科大葛倩倩博士生作了《拓扑结构调控制备高性能的碱性燃料电池膜》的报告,介绍了用离子聚合物的拓扑结构和点击反应来制备碱性燃料电池阴离子膜;中科大侯林逍博士生作了《电纺复合膜在一二价离子分离中的应用》的报告,介绍了用电纺制备的复合膜来进行一二价离子的分离。
山东天维膜技术连文玉总经理和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得者华东师大程义云教授也到会,并主持了会议。
一日半的研讨会转瞬即逝,但追求知识的脚步从不停歇。徐铜文教授对会议进行了简单的点评,并对各位校友和在研学生们提出了殷切希望。最后赠送8字真言互勉: